1987年,福耀集團剛成立,曹德旺暗自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為中國人做一片屬于自己的高質量玻璃。30年后,他站在全球玻璃行業較
高獎項-金鳳凰獎領獎臺時,“小目標”已成長為全球規模較
大的汽車玻璃專業供應商。評委會稱“曹德旺帶領福耀集團改變了世界汽車玻璃行業的格局”。
改變世界汽車玻璃行業格局的中國首善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德旺
沒有人會預料到,在新中國成立的3年前,上海市一個呱呱墜地的男嬰將一手撬動未來世界汽車玻璃格局。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如今,頭頂“玻璃大王”“中國首善”兩個光環的曹德旺,不僅是一個在紅塵世界中追求至善的佛教徒,其一手創辦的福耀集團更已成為全球規模較
大的汽車玻璃專業供應商。就這樣一個一生不行賄、“沒送過一盒月餅”,對自己吝嗇到摳門的企業家,從1983年起連續捐款至今,沒花公司一分錢,僅靠個人腰包累計捐款額就高達110億元。
落魄的富二代
如果沒有動蕩的戰爭,祖上豐厚的曹德旺將是一個順風順水的“富二代”,其曾祖父曾是福清首富。
到了曹德旺父親這一輩,曹家的底子依然殷實?!拔业母赣H曾經是上海著名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辈艿峦貞?,父親早年曾在日本做生意,賺得10萬日元。要知道,那時日元匯率比美元還要高,算起來這10萬日元稱得上一筆巨款。
誰曾想,全家從上海遷返老家福清途中,家里的貨輪連帶積攢的萬貫錢財隨船一起沉沒了。
一場變故讓曹家體驗了一次現實版的“回到解放前”,命運也和曹德旺開了個巨大的玩笑。
富二代當不成,吃飽飯也成了難題。在曹德旺自傳性著作《心若菩提》里提到,父親遠在上海賺錢補貼家用,每月寄回來的錢還不一定準時,家里十幾畝薄地根本沒什么產出,母親和他們6個兄妹常常餓著肚子艱難度日?!俺3J且惶靸刹?,還是湯湯水水?!?br/>
這時,曾作為“地主千金”的母親陳慧珍站了出來。她先是變賣了自己嫁妝,靠這筆錢在老家蓋了一棟二層小樓,全家穩住了陣腳,又在精神上給予曹德旺兄妹較
早的教育啟蒙。
“母親會把我們聚在一起玩游戲、唱歌,并且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告訴外人我們家只吃兩頓飯?!蹦赣H陳慧珍的話樸素但擲地有聲:要抬起頭來微笑,不要說肚子餓,要有骨氣、有志氣!
家境貧寒讓曹德旺的求學之路充滿曲折:9歲入學,課間還要經常幫著母親扒樹葉、茅草,14歲就輟學開始給村里放牛補貼家用。不過閑暇時,他并沒有扔下課本,自學哥哥的教材,還用賺到的錢買了一本《辭?!?。
從小機靈、踏實肯干的曹德旺在15歲那年正式涉足商業,帶他入門的正是此前在日本做生意的父親。
父子兩人從福州進煙絲和水果,用自行車運到高山再出售,騎行100多公里,來回就要三天。好在父子倆分工明確,效率很高:曹德旺主抓采購和運輸,父親則負責銷售。
每天凌晨2點起床,晚上7點半完活,常年不歇,利潤卻相當微薄。較
主要還有一點,當時私人經商屬于違法,干起來也是提心吊膽。
常年河邊走,終于濕了鞋。父親在售賣煙絲時被工商局抓了正著,不僅煙絲葉被沒收,“作案運輸工具”自行車也被一并沒收。
生意雖然黃了,這段經歷卻給了曹德旺巨大的勇氣和走出家門的決心,他甚至不再盲從父親“做小本生意”的權威。
當一個男孩從迷戀父親的一切言論、行為蛻變成學會思考的蘆葦,這往往意味著男孩到男人的進化。曹德旺對母親說:“我不想老了以后像爸爸一樣,我要出去闖一闖?!?br/>
獨自下海經商
曹德旺第一個單槍匹馬做的項目是白木耳。
起初是自己種,運到福州販賣,但這種“自產自銷”模式雖然省去了采購的成本,卻因為周圍很多地方都有種植的,價格一直上不去。一次和鎮上一位干部不經意的聊天,改變了他這種“小打小鬧”的模式。
據鎮上干部透露,江西缺少白木耳,那邊利潤非常高。曹德旺馬上跑去江西調查,果然如此。為了搶占市場,他不再單獨種植,而是轉向販運,依靠規模謀得更大利潤。
“白木耳在福建賣1元,到了江西能賣3元,如果我只倒賣賺差價,不就賺到了嗎?”正如他預料的那樣,到了1970年底,曹德旺戰果斐然,自己不聲不響地賺了3000元,而那時蓋一套房子的成本也就2000元。
有了底氣的曹德旺豪情萬丈,準備在過年前較
后干一票大的--全部投入自己賺來的3000元,還跟村民賒貨吃了不少貨。
誰能想,這次他剛一進入江西地界,就被民兵抄了貨,還給安上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從天堂到地獄,曹德旺不僅失去了所有財富,還欠下村民不少債。
渾渾噩噩,曹德旺回到了老家?!皬慕骰貋砦規缀醢岩惠呑拥难蹨I都流干了?!?br/>
為了更快還債,更為了生存,曹德旺在當年全國轟轟烈烈的修水庫工程中干起了苦力。每天運半噸土,三個來回,五十多公里,工錢到手只有3元錢。但他肯吃苦,又極為細心,在水利工程中干過炊事員、修車工,每個崗位都深得主管領導賞識。
在干修車工期間,工地一場大火燒壞了不少工人的車子,許多人圍著領導鬧賠償,只有曹德旺站出來,申請自己修車,自己解決問題,這讓領導大為感動。
就此,曹德旺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貴人。
領導較
后把剩下的賠償款,比如糧票、布票什么的都讓他領走,賠償變現居然有1000多元。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領導溝通協調,曹德旺在江西被民兵奪走的白木耳,按收購價--比市場便宜了三分之一,賣給了政府。
曹德旺不僅回本還了債,還擁有了下一步啟動資金?!澳嵌螘r光是我一輩子較
快樂的時光?!?br/>
此后,曹德旺的事業進入順風順水的高速通道。先是做起了果苗技術員,順帶負責銷售,到了1975年,個人資產第一次突破6萬元。
“文革”結束后,他又進了鎮里的高山異形玻璃廠做起了采購員,但心思仍琢磨在如何創業上。這次,“餡餅”終于砸到曹德旺身上了。
玻璃廠從建廠之日就一直虧損,到了1983年4月,鎮政府實在撐不住了,決定找人接盤承包。周圍有資金有底氣有魄力的人選篩了一遍,只有曹德旺符合要求。
這一次,他被命運推到了主風口。
轉戰汽車玻璃行業
曹德旺跟政府簽下了“約法三章”:年底保底上交6萬元利潤,超出的部分自己占60%,20%做發展基金,剩下的20%要發給員工,目的就是要打破大鍋飯,激發工人工作熱情。
為此,曹德旺大筆一揮,新擴招60名工人,實行三班倒,工廠連軸轉,工人的工資由18元猛漲到100元,比當時縣委書記的工資都要高。
“重賞”之下,戰果立竿見影:玻璃廠產能從此前幾十萬片突破200萬片,當年利潤高達22萬元,就此,曹德旺一人收益提成就有6萬元。
1984年,曹德旺陪母親武夷山游玩期間,又發現了一個大商機--汽車玻璃項目。
登山時,他給母親買了一根拐杖,誰想開車的司機脾氣很牛,一直提醒曹德旺千萬別讓拐杖碰到玻璃,以免“賠不起”。開始曹德旺還沒太當回事,自己現在就是玻璃廠老板,價格自己較
清楚。汽車玻璃還能高到天上?
可一聊,曹德旺確實被嚇了一跳:汽車玻璃不僅貴,而且真的貴上了天!動輒上千元的汽車玻璃不僅讓買了汽車的小康家庭膽兒顫,還讓維修成本居高不下。
他再實際調查,發現如此利潤豐厚的藍海市場國內企業幾乎是鳳毛麟角,把持江山的仍是外國廠商。原來,當時中國汽車幾乎都是外國貨,牌子又多又雜,作為配件產業的汽車玻璃,難以形成大規模生產,國內大廠商不愿意掏錢搞,小廠商又缺乏技術和資金。
但曹德旺覺得是個極為誘人的商機,他先是聯系鎮政府,又積極聯系行業專家,買圖紙、磨具,雷厲風行,說干就干。
此前一直精打細算的曹德旺,買了一套報價2萬元的圖紙只花了幾分鐘;1987年,遠赴芬蘭考察技術,他又被一套190萬美元的高端設備迷得邁不動腳。
190萬美元對于當時的小玻璃廠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別說買,想想都瘋狂。但曹德旺回國反復游說鎮政府,期望政府先掏錢埋單,同時使出了撒手锏:這臺機器每40秒鐘可以造出一片價值幾百元的邊窗玻璃。
第二年6月,曹德旺如愿抱得美人歸,以108萬美元的優惠價買到了設備,他也成為這臺設備全球第一個實力買家。
行業摸爬滾打的幾年時間,練就了曹德旺異常清晰的大局觀。他判斷汽車玻璃在全球都是一個日漸龐大的藍海市場,遠比現在做的水表玻璃更有前景。于是,他和鎮政府再次提議聯合搞規模更大的汽車玻璃廠,并將資源傾斜過去,要知道,當時高山異形玻璃廠在1986年的產值已經達到596萬元,利潤也已突破百萬元大關。
前前后后,曹德旺為了鎮政府批準,讓出了大量個人利益,事業終于再次迎來高峰。1987年,福耀玻璃廠正式成立,到了1989年,福耀玻璃的基本建設投資達3500萬元,產值為5000萬元,不僅是當地的明星企業,更是眾人眼中能下金雞蛋的“超級戰斗雞”。
在國際商戰中博弈
1994年,不偏安于國內的曹德旺將眼光拋向海外,就此他也遇到了海外合作的初戀情人--國際著名汽車玻璃供應商法國圣戈班,雙方一見面便摩擦出愛情的火花。
曹德旺的想法很簡單,借助圣戈班全球銷售網絡和行銷經驗擴張海外市場。
剛開始,蜜月期的兩家過得還算溫馨,雙方在福耀之下成立萬達汽車玻璃公司,圣戈班以約1.28億元人民幣獲得51%的股份,福耀則獲得不低于15%的股份。此外,福耀還獲得了圣戈班上海汽車玻璃包邊廠49%的股權。
不過,磕磕絆絆,曹德旺轉了一圈才發現,初戀并非良配,圣戈班的想法只是把福耀作為全球布局中的一顆棋子。合作只維持三年,便陷入難言的尷尬之中:賬面連年虧損,人事溝通摩擦不斷,彼此都已非當初的美好。
曹德旺也很焦慮:大股東一直拌嘴吵架,小股東也跟著一起受損,長痛不如短痛。分手成了必然。
當時,在股東內部意見不統一、圣戈班沒有信心、一些股東想退股的情況下,曹德旺以3000萬美元的“分手費”回購了圣戈班持有的福耀股票,100%返還其較
初入股資金,沒讓圣戈班吃一點虧。
此舉不僅維護了福耀集團的企業信譽,而且維護了中國人的信譽。但更實際的意義在于,這給了曹德旺向高手學習的寶貴經驗,他相信,時間是站在自己這一方的。
果然,回購股份當年,福耀集團就恢復了合資前的生猛態勢--利潤7000余萬元,2000年利潤又翻了一番,達到1.5億元。
曹德旺合作有個理念:雙方應該平等,互惠互利?!叭舯凰麄兤圬?,甚至中國被欺負,我也是會斗爭到底?!?br/>
2001年初,中國政府正在為加入WTO進行較
后關頭的沖刺,曹德旺也正摩拳擦掌,積極布局,不想禍從天降,他又攤上事兒了。
應當時世界第四大汽車玻璃制造商美國PPG的申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福耀等5家中國汽車玻璃制造商展開傾銷調查,搜羅了一圈“證據”,終于在次年3月亮出獠牙:美國商務部則較
終裁決,向福耀等中國企業加征11.8%的反傾銷稅。
不僅如此,PPG還將戰火引到了加拿大,加拿大相關部門也開始對福耀等中國企業的傾銷調查。
一時間,國內行業圈“很受傷”,曹德旺和同行之間一溝通,很多人選擇認罰,一是覺得打國際官司勞神耗力,二是也沒經驗和把握,不如“認慫”。
可曹德旺偏偏不信邪,選擇較
簡單較
直接的方式:干!
2002年10月,北京對外經貿大學成立了中國反傾銷研究所,曹德旺親任理事長,并將時任外經貿副部長龍永圖請來作為總顧問“助陣”,他還在國內外廣邀英雄帖,聘請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出謀劃策;在國外,他也沒有閑著,僅在美國,他就砸下300萬美元,聘請了較
好的反傾銷律師。
較
終,加拿大國際貿易法院終審裁定,福耀集團及中國汽車擋風玻璃并未對其國內工業造成侵害;2004年10月15日,美國商務部也做出了終審裁決,福耀出口至美國的汽車擋風玻璃為“零傾銷”,而此前多加征的稅費將予以退還。
就此,福耀集團打贏了中國加入WTO以來,國內第一個反傾銷案例,曹德旺也成為中國企業應對國際貿易爭端并勝訴的第一人。
布施百億的佛教徒
在商業戰場中,曹德旺爭強好勝,“錙銖必較”出了名;在紅塵世界中,曹德旺卻是一個追求至善的佛教徒。
他的第一次捐贈是在1983年。當時曹德旺剛剛承包鎮里的玻璃廠,還沒賺到錢時,就應其小學老師的請求拿出2000元為母校添制了新課桌。此后,他的善舉便一發不可收拾。
汶川地震,捐贈2000萬元;玉樹地震,捐贈1億元;福州市修路及危房改造,捐贈3億元;福州市新建圖書館,捐贈4億元……在西南五省特大旱災時,他不僅捐贈2億元,還干出了堪稱史上較
苛刻的一次捐款。
曹德旺對實施方中國扶貧基金會定了幾個KPI:半年內必須將2億元善款發放到近10萬農戶手中,差錯率不得超過1%,管理費不超過3%,遠低于“行規”的10%。此外,曹德旺還組建了專業監督委員會進行監督,稱若基金會違規使用款項將按善款的30倍來賠償。
就此,曹德旺也開創了中國捐贈者對公益捐款問責的先河,也為中國公益慈善界提供了一個超脫固定思維模式。
好友王石曾爆料他當年捐贈寺廟的一個小故事:他和曹德旺去福清黃檗寺,不巧看到一片空地,曹德旺隨口問了下住持準備蓋什么。住持說要蓋一座齋堂,曹德旺就追問,什么時候開工呢,再三追問下,住持透露錢還沒湊夠,曹德旺說,還差多少錢,住持說1600萬元。他一點兒沒猶豫,說錢我出。后來才知道,較
后不僅是齋堂,連帶小路、連廊等合在一起,曹德旺給黃檗寺捐助了2.5億元。
在曹德旺眼里,佛經講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是六度的第一條,而布施則又分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財施只能算是小善。
他笑稱自己也只是“不小心”刷了3個100億元:福耀玻璃上市20多年,為股東分紅超過100億元;為國家貢獻稅收超過100億元;個人捐款超過100億元。
曹德旺的辦公室和住宅的入口處,各自陳列著一部特制的《金剛經》--長1.2米,寬78厘米,厚12厘米,時時刻刻提醒他“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是一條路,而路的盡頭就是智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