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奠定了黃世偉的人生價值觀,充滿傳奇人生經歷的黃世偉,不僅帶領一手創立的實嘉集團,打造出被尊為印尼國家食品標志的FINNA品牌蝦片,而且贏得美國波士頓大學的邀請,創辦“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也贏得美國巴布森學院邀請,成為全球杰出家族企業學會會員。
傳承的偉大傳奇
--印尼實嘉集團創辦人黃世偉
把一家企業辦好還不算成功,能把企業傳承下去,才算是真正的成功。隨著逐步將越來越多的集團事務交棒給第三代年輕團隊,黃世偉樂于用更多時間來思索與探討“傳承”。
黃世偉的人生旅程中,在不同時期,在其生活的印尼之家、中國之家、美國之家和新加坡之家,都留下了豐富的足跡。自1998年退休后,黃世偉原想著要好好享受天倫之樂,修身養性,過著無牽無掛的安閑生活,連自己都不曾想到,進入退休16年后的2014年,又開始忙碌起來,像是再次回到年輕時代創業的激情狀態,迎來了生命中的第二次啟程,在教育領域及回饋社會領域啟發著思想的靈魂。
2014年,黃世偉應美國波士頓大學的邀請,創辦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2015年,印尼政府委托實嘉集團,在印尼泗水建立了印尼國家食品標志--蝦片紀念塔,同年12月,在新加坡榮獲新加坡總統頒發的公共服務獎章PBM;2016年5月28日在印尼泗水舉辦了第一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高峰論壇;2017年3月,應美國巴布森學院邀請,成為全球杰出家族企業學會會員,同年11月,在上海榮獲中歐國際商學院2017年度“海外華人企業傳承獎”;2018年6月,達成黃世偉多年的心愿,將其弘揚的道德理念從西方帶回東方,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辦了第三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高峰論壇。
企業王國的誕生
1941年,黃世偉出生在印尼,童年時家境非常貧寒,早年全家住在泥土地的茅草房中。1965年,父親突然中風,失去勞動力,身為長子的黃世偉時年24歲,家中還有10個弟弟妹妹,較
小的妹妹才8個多月。長兄為父,黃世偉深愛著母親,想為母親分擔起養家的重任。1966年,印尼政府開始對外開放,父親的一位朋友陳先生從新加坡來探望他,看到家里困苦的環境,就伸出援手,拿出一筆資金,讓黃世偉在小鎮上收購魚,寄到新加坡賣給他。起步時,黃世偉每天晚上都要趕到泗水的漁業碼頭大量收購鮮魚,然后再搬貨乘車兩個小時趕到租用的倉庫,稱重、清洗、加冰、包裝,每天都要一直忙碌到凌晨。這種黑白顛倒的工作一干就是兩年,眼看家人貧窮的生活漸漸有了起色,黃世偉心中感到欣慰,這是黃世偉突破人生的開始。
兩年后,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從天而降”。一次在雅加達機場,有位到印尼視察業務的日本Toyo Menka公司的Kikuchi,發現了黃世偉運送的海產貨物,并依循貨物包裝盒上的信息輾轉聯絡到他,表示自己代表的日方公司有意大量收購印尼的海蝦運輸至雅加達,這不僅直接增加了黃世偉的業務量和收入,也讓他第一次和跨國企業有了業務上的關聯。
半年后,日方企業改進了策略,開始租用印尼政府的冷凍房。兩年之后的1970年,Kikuchi再度找到黃世偉,表示要出資幫助他建立自己的冷凍房,升級業務模式。出于審慎的態度,黃世偉沒有即刻應允,他擔心自己缺乏經驗,也擔心投資失敗會累及家人。
Kikuchi由此對這個忠厚坦率、勤勞實干的年輕人平添了一份好感,經過一年半的勸說與鼓勵,他較
終帶著新加坡花旗銀行和印尼花旗銀行法律部門的律師Gani Jemat一起打消了黃世偉心中的顧慮,說服他接受Toyo Menka公司的投資建議,設立了實嘉有限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冷凍廠房,這是黃世偉食品王國重要的里程碑。
從這里起步,黃世偉執掌的企業不斷續寫傳奇。1975年,實嘉集團在海產之外,將業務拓展到以腰果為主的土特產品,助力印尼經濟發展;1976年,隨著黃世偉長女FINNA的誕生,集團確立以菲那(FINNA)命名的食品商標,商標LOGO由極富藝術天賦的黃世偉親自設計:主圖案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玉潔之花,象征人之初較
純潔的真善美,含苞之花蘊含著旺盛的生命力,象征實嘉集團永續的生機勃勃。
20世紀80年代,另一個關鍵的事業發展機會降臨了。另一家日本跨國公司--日本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 CORPORATION)找到黃世偉,希望實嘉集團成為他們蝦片半成品的供應商,并提供資金擔保,面對這個全新的晉級機遇,黃世偉迅速引進國外先進的機械化加工設備。從此,實嘉集團由家庭企業轉型成機械化的企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并迅速發展成為印尼較
大的蝦餅生產商,之后韓國樂天找到實嘉集團,投資系列休閑食品。
實嘉集團成為東南亞及全球較
大的蝦片供應商。在很多國家及地區,實嘉集團出品的菲那(FINNA)蝦片,幾乎成為同類商品的代名詞。蝦片之外,實嘉集團一直持續研發新產品,在魚片、蔬菜、土豆片、水果片、醬料等多個海產、農產領域進行橫向擴張,產品品類拓展至數百種,而合作方也從丸紅擴大到多個跨國公司。集團先后獲得了準入歐盟食品市場的NBC(也稱BRC)認證,以及美國HACCP認證和穆斯林HALAL認證,其出品的各類生鮮制品及食品也遍布全世界。
幾年之后,實嘉集團向多元化發展,到目前的第三代,企業已從冷凍加工廠、食品加工廠拓展到養殖、飼料、物流、貿易、地產、旅游、鎳礦加工、醫院等產業板塊,走出一片新天地。
企業的傳承是財富
回首這段發展之路,黃世偉感悟到,自己從年輕時具備的運動員精神和源自母親的愛,幫忙照顧弟妹們是后來企業發展和傳承的基石。
1958年,黃世偉第一次只身前往中國,進入廈門集美大學,一年后,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學校被福州體訓班主任發現很有運動資質,就邀請黃世偉去福州體訓班加入1萬米長跑訓練,在訓練中,黃世偉總是以較
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給自己過度的訓練強度。
運動員精神。這是伴隨黃世偉一生的特質。在福州體訓班的訓練經歷,極大地磨煉了黃世偉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當時正值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每天訓練后只可以吃到簡單的食物。正處于長身體的黃世偉,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度過了兩年大運動量的訓練生涯,也正是這份艱苦的經歷,磨煉出了黃世偉的毅力、堅持和講義氣的性情,在60多年后的今天,黃世偉領悟到這份性情原來在創業中變成了創業資本的支柱之一,承載著傳承。
1961年,由于長年高強度的訓練引起傷痛,黃世偉離開體訓班,去往澳門,在澳門一家餐廳做服務員。半年后,就輾轉前往香港謀生。抵達香港后,當年20多歲的黃世偉猶如來到另一方天地,他第一次看到香港燈紅酒綠的景象,所見的社會和內地大不相同,這份差異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在香港的初期,黃世偉在碼頭做船艙底下清潔工的工作,之后遇到朋友,就暫時轉向幫忙朋友的商務服務。
1964年,黃世偉返回印尼,當時的印尼社會還沒有對外開放,非常貧窮,在黃世偉離開家的時候,父母已有7個孩子,相隔七年半回到家,家中又新出生了5個弟弟妹妹,于是變成有12個孩子的大家庭。
1965年的一個早上,黃世偉與父親正在吃早餐,就在用餐時,父親突然發生中風,失去勞動力。長兄為父,黃世偉毅然擔負起幫助母親照顧年幼弟妹們的重任,在黃世偉的心中,這些年幼的弟妹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他要為母親分擔,在還沒有錢的時候,擔當起撫養弟妹和家庭的責任。事業起步時拿到的第一份收入就交給母親,解決家里弟妹們的吃飯問題。除了一個夭折的妹妹外,黃世偉盡心盡力地幫助10個弟妹們成長,撫養弟妹們長大成人后,繼續幫助他們念書、成家立業、安置住房、舉辦婚禮、扶持弟弟們進入公司鍛煉,繼而成為公司的核心主管,這份從小就建立起來的感情血濃于水,這份情義感是今后傳承的堅固基石。黃世偉家族中的兄弟姐妹情義的深厚,在大家族中是難能可貴的,這位大哥經年累月的責任感和正義感讓弟妹們從內心由衷尊敬和感恩。
1997年,在亞洲金融危機和印尼發生暴亂的時候,黃世偉為照顧在美國讀書的兩個女兒,于1998年宣布退休,把企業傳給弟弟們,這是企業的第二代。弟弟們接棒后,感恩于大哥從小的撫養和栽培,繼續發揚大哥的經營精神,拓展集團業務,為傳承給第三代承上啟下。
文化的傳承是文明
2014年,黃世偉與實嘉集團迎來另一個傳奇。印尼政府為弘揚蝦片是印尼國家的食品標志,特決定在泗水(Surabaya)徐圖利祖(Sidoarjo)的人民廣場,委托實嘉集團建立大型的蝦片紀念塔,這標志屬于印尼的文化,也屬于所有做蝦片的行業。
這座高23米,占地寬75.8米的紀念塔,于2014年底竣工落成,現已成為印尼的新地標。紀念塔塔座呈圓形,四周環繞噴泉的小魚兒,象征年年有余的吉祥之泉,矗立中間的是挺拔靈秀的紀念塔主體建筑,塔身呈梯形向上延伸,色彩與實嘉集團的公司標志一致;梯形基座代表根植大地延年穩固,基座頂部鑲嵌著一大朵純白色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間鑲嵌正紅色,象征實嘉集團永遠蘊含勃發盛開的生命力;花蕾之上,綻放著一串金色的蝦片,充滿靈動的鰱魚與蝦環繞在金色蝦片之上,寄托著代代豐收的美好心愿,這就是印度尼西亞的國家食品標志--蝦片紀念塔。
在黃世偉看來,以實嘉集團的產品形象在人民廣場建造紀念塔,是一份莫大的榮耀,更關乎企業歷史的鑄造與企業文化的弘揚與傳承?!捌髽I歷史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文化則是振興企業的指南針?!?br/>
“仁德為重、品質為優、誠信為本、創新為先”的企業文化是護佑實嘉集團基業長青的“關鍵法寶”。做人力求平衡,做事力求誠信,是黃世偉一生的座右銘。
黃世偉時常告誡年輕團隊,不要坐享前輩的成就,要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用夢想的激情和藝術的創造力,去主動發掘那些還未被別人注意的機會,以此掌握先機,把握主動權。
如今,實嘉集團在良性奮進的軌道上,已迎來充滿陽光活力的第三代年輕團隊,并逐步實現了新老團隊的良好融合與過渡交接。
2012年12月12日12時,是實嘉集團的歷史性時刻。這一天的這一刻,黃世偉帶領年輕團隊的12位代表,簽下律師合約,在2012年后的2年內,年輕團隊將替代老一代,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中流砥柱,繼續踐行勤奮務實、勇于追尋夢想的企業精神。要等待下一個“12組合”的時間點,將是100年之后,因此“2012年12月12日12時”這一刻不容錯過。
問及為什么對這個日子情有獨鐘?黃世偉用其特有的充滿藝術的思維解釋說,中國人有12生肖、西方人有12星座、時鐘分隔成12個小時、耶穌有12位門徒,無論東方還是西方,12都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數字,而在自己的家族中,也剛好有12個兄弟姐妹。由此可見,在黃世偉叱咤風云的豪邁情懷中,亦有著無比細膩的周全之心。
目前,實嘉集團的年輕團隊人員眾多,第三代的傳承是較
敏感的策略,因為第三代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社交圈,在不同的學校讀書,所以他們的思想、人生價值觀都不一樣。黃世偉一直對第三代強調,必須要懂得企業的歷史和文化,才能加入企業。一家優秀的家族企業,文化不僅傳遞著家風家訓,還傳遞著文明,這樣才能有大格局,歷久彌新。
道德的傳承是根基
回顧一路走來的創業發展歷程,黃世偉深信,是強烈的道德理念和責任感成就了實嘉集團的基業,亦改寫了自己整個家族的命運。
基業如今已有第三代年輕團隊承繼,那么道德理念又該以何種方式惠及后世子孫呢?
答案在2014年3月29日晚揭曉。
當晚,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百年慶典晚宴于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在慶典上,波士頓大學校長Robert A.Brown教授隆重宣布,來自新加坡的印尼華人黃世偉經過慎重的思考后,決定接受波士頓大學的提議,創辦“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Harry Susilo Institute for Ethics in a Global Economy),培養更多具備高尚品德、能夠影響與改變世界的杰出人才?!斑@是讓波士頓大學深感榮耀的一份禮物,也是全球道德的新聲音!”Robert A.Brown教授說。
黃世偉與波士頓大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96年。
當年,黃世偉的大女兒FINNA在波士頓大學修讀碩士,作為當時較
年輕的碩士,很受院方重視。因為女兒的關系,黃世偉開始了與波士頓大學的往來。2008年,波士頓大學新任校長羅伯特布朗教授(Professor Robert Brown)征詢黃世偉對于金融危機的看法,他直言不諱地指出,金融危機的產生是因為美國金融機構監控不力而人為造成的,這一觀點與布朗校長不謀而合。布朗校長進而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在走偏的道路虛做的東西害了很多人,給很多人帶來財產的損失,那么究竟要如何改進呢?黃世偉回答說,要從家庭、從學校、從教育上引導他們。這句回答深深觸動了布朗校長的心。
四年之后的2012年,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克尼費門教授(Professor Kenneth Freeman)專程到新加坡拜訪黃世偉,探討在世界優秀大學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波士頓大學應該再增加一些什么樣的課程,才能更快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成長。黃世偉思索之后表示,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來看,應增加道德課程的設置,克尼費門教授聽聞后大為認同。
2013年3月,經過波士頓大學董事會研究后,提出了一個跨世紀的創辦建議書,邀請黃世偉參與捐建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
面對這份邀請,黃世偉陷入抉擇之難。自1998年從實嘉集團退休以來,他已經安然享受融入大自然、怡情養性的淡泊生活,況且在波士頓大學,自己已經作為捐贈者之一,參加捐贈了管理學院大樓,還以個人名義捐贈了管理學院的商務中心,若此時再進行其他捐贈,又有什么不同的意義呢?
波士頓大學誠懇地做了解釋--“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將是一所永久的學院,并將被納入相關專業入校生的必修課體系,意義至關重要。黃世偉身邊的摯友,來自中國、新加坡、印尼的社會主流人士聞訊后都紛紛支持,大家不約而同地表示,這是對東南亞及世界華人、炎黃子孫意義深遠的義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絕非虛言附和。
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乍起前,全球金融市場被籠罩在一片陰霾里。隔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亦證實,一旦經濟道德體系崩潰,勢必引發大規模災難。紐約前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麥道夫制造騙局長達20年,使投資者蒙受高達500億美元的損失;房利美和房地美、雷曼兄弟倒閉所帶來的“誠信”危機,無疑為世界敲響了警鐘,倘若從商者為了達到自身較
大利益而犧牲其他人,將會造成無可彌補的惡果。
與此同時,綜觀近年來因食品安全而引發的事件此起彼伏,令人觸目驚心!地溝油、假酒、毒奶粉、假雞蛋、毒饅頭、毒豆芽等,這些黑心食品高度致癌,嚴重危害當代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健康,更重創了其所在國家商品品牌的國際信譽。而屢屢發生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豆腐渣工程,也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真相的出現,往往以無辜者的生命為代價,“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凡此種種,猶如警鐘長鳴,敲打著黃世偉的心。他意識到,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貪污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腐敗不僅是動搖社會根基的蛀蟲,還是造成貧富懸殊的主要原因,而且成為消除貧窮的重要障礙。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監督,疏于自律都助長了貪污腐敗的形成。
然而總要為求改變做些什么!經過一年的慎重思考,黃世偉決意接受波士頓大學誠懇的邀請,創辦“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同時受特邀成為學院的聯合主席,付出全力推動學院計劃落地實施。
學院將經過嚴格把關,從全球招收精英學生,并設置道德類必修課,將東方價值觀融入波士頓大學的經濟道德課程中,確保學生在道德領域“學以致用”,進而達成一種跨越種族與文化的道德共識。同時學院作為探討相關課題的典范與對話討論的平臺,以期給全球商業大環境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無獨有偶,就在“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宣布成立后不久,當今世界各國領導人不約而同地強調在新時代下要重視道德建設?!翱梢?,任何一個國家要走向更加繁榮的未來,人格力量的作用不容小覷。如果我們祈盼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經商環境,就要建立重視經濟道德的良性循環體系?!秉S世偉始終篤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
2016年,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聯合波士頓大學奎斯特羅姆商學院,在印尼泗水舉辦了第一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高峰論壇,論壇主題為“全球商業倫理:東西匯聚”(Global Business Ethics-East Meets West)。2017年,第二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高峰論壇在波士頓大學奎斯特羅姆商學院舉辦,主題為“定義21世紀經濟中的全球商業倫理”(Defining Global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 Economy)。2018年,第三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高峰論壇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行,主題為“全球互聯與共同責任:新探索 新路徑”(Sustain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Navigating Creative Routes)。黃世偉在全場嘉賓的掌聲中,做了題為“情義與道義”的特邀演講,動情分享了人生數十載的創業故事與傳承之道。同時,也和南非The University of Pretoria's Gordon Institute of Business Science簽定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合作協議。
“經濟道德學院的終極目標是要讓經濟道德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人們呼吸正能量,無論時代如何高速變化發展,社會若充滿正向正念的價值觀,為實現夢想而努力,世界將更加安寧安全,和諧美好?!秉S世偉語重心長地說。
愛的傳承是和睦
“愛的傳承,要無私給予‘愛的投資’,令對方感受到愛的力量?!秉S世偉對母親的愛刻骨銘心。在他的人生歷程中,母親是一位無比重要的人生導師,他永遠記得自己10多歲那年患傷風感冒,咳嗽不止,母親不小心也染上了咳嗽,但半夜還堅持帶病起床為自己研磨草藥。雖然當時家里很貧窮,但這份濃濃的母愛深深融入黃世偉的骨血,并轉化為日后巨大的責任感與承擔意識。
在家族企業內部,創辦人是第一代,傳給弟弟們是第二代,傳給自己和弟妹的兒女們是第三代?!皩τ诘诙鷣碚f,愛的傳承非常純粹,撫養弟妹們長大成人,幫助他們念書、成家立業、安置住房、舉辦婚禮、扶持弟弟們進入公司鍛煉,繼而成為公司的核心主管,這份從小就建立起來的感情血濃于水,經年累月身體力行、耳濡目染。而第三代,他們成長在前所未有開放、發達的年代,大多在西方讀書,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愛的傳承不能生硬灌輸,除了要做出榜樣,黃世偉通常每個月會找他們聊聊天,了解他們的世界觀,也引導他們孝敬長輩,關愛同輩和晚輩,令他們領悟愛的意義,這就是“影響力投資”,愛要結合影響力投資,才是對第三代較
適宜的方式。
1972年,34歲的黃世偉成立了自己的家庭,夫人蔡惠欽美貌賢淑,寬懷大度,幾十年如一日地全力支持丈夫的事業和對家族成員的照顧,并協助照顧黃家10個弟弟妹妹和他們組建起來的家庭。家庭的美滿亦是愛的投資和影響力投資堅強的后盾。
家和萬事興!愛的傳承延續了一個百人大家族的和睦,這是難能可貴的。
友情的傳承是網絡
盡管沒有大學畢業,但豐厚的人生閱歷與經營經驗使黃世偉在“社會大學”中歷練有成。黃世偉強調終身學習,他非常重視向周圍的朋友學習,在他的身邊,有七個層面的“社會學習網”:第一是運動員,黃世偉熱愛運動,也充分向熱愛運動的朋友學習強體健身的方法,常年持之以恒的運動讓他具備運動員精神,極具毅力和正義感;第二是藝術家,黃世偉旅行中喜歡看博物館、欣賞畫和古董、感受音樂與大自然,藝術讓人產生靈感;第三是企業家,保持與各行業企業家領袖的交流,能夠給年輕團隊更好的指點;第四是政治家,政治的動態影響著經濟;第五是專業人士,包含法律、金融、醫學、能源、高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專家,能夠從他們那里了解較
前沿的研究動態;第六是多元化宗教,一切宗教都讓人向善,充分尊重一切宗教的自由;第七是朋友與家人,他們是生活中寶貴的同行者,在每一個平凡與不平凡的日子里,風雨同舟,肝膽相照。
在七個層次的朋友圈,黃世偉與各界人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友誼就是人脈與網絡,年輕團隊能延續這些網絡,并在網絡中把握機會,這些也很好地促使基業長青。
四海之家
縱覽人生足跡,有四個地方對黃世偉意義深刻。
首先是印尼,黃世偉出生在印尼,創業在印尼,并為推動印尼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1976年,他持有印尼因公商務護照前往比利時,代表印尼到歐盟國家推進雙方經濟往來,促進印尼與歐盟國家的貿易。1922年,他赴葡萄牙,代表印尼出口商接受頒獎。之后,又多次應印尼政府邀請,作為印尼政府商務代表之一,在華盛頓白宮參加經濟貿易會。
在企業發展中,實嘉集團招用了2.4萬余名本地員工,黃世偉創辦了農業、漁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等形式為社會間接創造了38萬余個就業機會。1987年和1991年,他先后兩次榮獲印尼總統頒發的UPA KARTI獎杯。1992年他榮獲“UPA PRAGANA獎杯”(奉獻、保存、領導、關懷和現代中小型企業合作的合作先鋒之獎杯),并連續四年獲得印尼政府頒發的較
高榮譽獎狀,其中包括印尼總統親自頒發的較
高成就獎。這就轉化成爆發力,形成很大的正能量。2014年,印尼實嘉集團接受了印尼政府的委托,在徐圖利祖的人民廣場建造了蝦片紀念塔。
1990年,黃世偉參與贊助泗水PETRA小學。2007年,他作為贊助人之一,參與創建印尼瑪中大學,促進全面推廣華教、弘揚中華文化。同時,他非常支持雅加達新華學校主席林宏修當年建立雅加達南洋學校的愿望,并協助其較
終取得新加坡南洋學校董事會批準。
在醫療保健領域,黃世偉全力支持女兒在雅加達建設的印尼知名婦產??婆c兒科診所,診所于2004年8月2日開幕,目前正在發展成為新的醫院。
從小喜歡運動的黃世偉,還于1990年3月10日至11日贏得了東爪哇“省長杯”的高爾夫比賽冠軍,并獲得了泗水高爾夫度假村的開發執照,自此創立了FINNA高爾夫度假村,并邀請新加坡前總統王鼎昌與印尼高爾夫球委員會主席SUDOMO將軍主持開幕。FINNA高爾夫度假村,青山環繞四周、茂盛的森林、碧波的海洋、新鮮的空氣,360度構成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人間仙境。
印尼之外,對黃世偉的人生意義深遠的地方是中國。
黃世偉的父親來自中國福建南安,母親是第三代印尼華人。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的血脈與中國大地淵源深厚。1976年,黃世偉創業后第一次回到中國,當時的行程是和中國糧油公司廣東分公司洽談腰果收購的合同,雙方簽訂了由實嘉集團供應5000噸有殼腰果的出口協議。
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熟知中國文化又深諳印尼現實的黃世偉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之重。此后,他作為印尼政府特別組織的印中工商委員會理事,多次代表印尼政府訪問中國,大力推進兩國在文化、社會、經濟和貿易等方面的交流與溝通,為印中恢復邦交及開啟印中雙方經濟合作和商業往來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
1985年中國和印尼簽訂直接貿易諒解備忘錄,恢復了兩國中斷近20年的直接貿易后,在兩國交流方面經驗豐富的黃世偉即被選入促進印尼與中國復交小組理事。1995年,黃世偉被印尼政府指定成為印中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協會顧問。2017年,黃世偉受聘擔任中國外交部海外交流協會常務理事,繼續為兩國海外交流貢獻才智與力量。之后,黃世偉先后受聘擔任了上海市海外交流協會名譽顧問,四川省海外交流協會副會長、福建省海外交流協會顧問。
1994年10月,黃世偉作為世界50名榮譽船員之一,搭乘“錦繡中華”游輪首航參觀長江三峽?!板\繡中華”游輪的仿古樓閣式花色琉璃瓦頂,藍色玻璃,白色欄桿,亭臺式外觀景臺的設計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僅如此,黃世偉還多次受邀出席中國重大儀式,見證了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的歷史時刻,并多次受邀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典禮,受到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99年9月,黃世偉應邀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世界500強財富全球論壇”,同年10月1日,應邀出席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國慶大典。2000年9月他參加山東省青島市“世界華人論壇”,并作為由國務院僑辦選出的20名代表之一受到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胡錦濤的親切接見。此外,在華商大會、博鰲論壇、國際金融論壇等很多大型活動中,也經常能看到黃世偉與來自各地的嘉賓親切交流的身影。
2004年,黃世偉應邀出席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重大慶典,并作為100名貴賓代表之一參加植樹。同年,他在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捐建了“世偉金融實驗室”。
2008年5月,汶川地震,黃世偉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參與捐款救災?!鞍倌陫W運,中華圓夢”,作為海外華僑,黃世偉傾力參與“水立方”的捐建,“水立方”場館紀念展廳里有黃世偉的名字。同年8月8日,在北京鳥巢體育場,黃世偉受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和閉幕式,開幕式上,自小喜愛運動的他和場上觀眾一起,揮舞著手中的五星紅旗,為激動人心的時刻歡呼吶喊。閉幕式上,在得知中國隊第一次拿到奧運會金牌總數第一的時刻,作為海外華人,黃世偉深感欣慰。
時至今日,黃世偉仍然對一段神奇的緣分記憶猶新。2013年,習近平當選為新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黃世偉清楚地記得,1992年,時任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曾經參加代表團參訪泗水的實嘉集團冷凍工廠,黃世偉至今保留著當年從習近平手中接過的名片。
炎黃赤子心,華夏桑梓情。多年來,黃世偉的足跡幾乎踏遍了中國的每一方錦繡山河,也結交了很多摯友。他深刻感念于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巨大成就,以及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黃世偉人生中第三個重要的地標,是美國。
兩個女兒在美國讀書期間,黃世偉攜家人旅居美國。除了在波士頓大學創辦了“黃世偉全球經濟道德學院”之外,還與美國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巴布森學院位于馬薩諸塞州的維斯利市,其商學院在創業學領域有著很強的優勢,連續24年被《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評為全美第一,Glavin教堂則是巴布森學院標志建筑,黃世偉作為Glavin教堂的10位捐建者之一,是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企業家,該教堂于1997年投入使用。1994年,黃世偉成為該學院的亞洲顧問委員會成員,1996年榮獲巴布森學院頒發的榮譽學位。2017年3月,榮獲巴布森學院2017年度“全球杰出家族企業榮譽獎章”,并成為巴布森學院全球杰出家族企業學會會員。
落葉生根,黃世偉把人生的第四站定在了新加坡。
退休之后的黃世偉將事業交給年輕團隊,攜家人定居新加坡,在這個美麗的花園國家,他將更多的時間用于休養身心,思考人生,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社會的事。
2004年、2011年及2014年,黃世偉積極贊助新加坡印度人發展協會(SINDA),時任新加坡總統納丹、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時任外交部長尚穆根都為其頒發過紀念獎牌。
作為新加坡武吉知馬公民咨詢委員會的名譽主席,黃世偉長期為服務社區做出積極貢獻。2007年9月,在當時社會較
需要的時候,黃世偉參加贊助武吉知馬St Luke’s養老中心的建設。在社區服務期間,他也多次受到選區議員的嘉獎,并榮獲新加坡時任教育部、通訊及新聞部政務部長沈穎頒發的持續貢獻服務五年的紀念獎章。2015年12月,黃世偉在新加坡榮獲新加坡總統頒發的公共服務獎章PBM。
自白手起家,到今天的豐盛人生,70多載的人生路,堪稱一部傳奇史。精神矍鑠的黃世偉,常步履穩健地行走在茂盛的綠茵叢中,他依然在思考,回首過往的經歷,提煉畢生的心得,在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中,以其睿智的眼光洞察到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精妙智慧,語重心長地傳授給年輕團隊,以企業傳承、文化傳承、道德傳承、愛的傳承、友情傳承在國際領域、教育領域、社會領域和企業領域交相輝映出偉大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