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盛是全球樹膠行業的領軍人物。少年喪父,被迫撐起家族基業的他歷經艱難曲折,憑借高瞻遠矚的戰略抉擇與遠見卓識,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率領企業成為泰國較
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商之一。同時,他還把握先機,乘著中國飛速發展的東風快速起航并搶占市場,成為中國進口天然橡膠的較
大供應商,為中泰兩國經濟合作樹立了標桿。
林立盛還是華人僑社頗具影響力的領袖。身兼多個社會公職的他秉公辦事、顧全大局,曾參與制定泰國第18部憲法,社會威望極高,備受業界人士尊崇。他心懷愛國之心,多年來致力于參與和推動中泰兩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積極捐款捐物,展現出令人欽佩的社會責任感和大愛情懷。
世界橡膠業巨擘
--泰華樹膠(大眾)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立盛
創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泰華樹膠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已成為世界馳名品牌。除了橡膠產品外,公司還涉足咖啡、金融證券、化肥、旅游、機械、化工、家具、香米等多個行業,在新加坡、上海、迪拜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辦事處,在亞洲、歐洲、美洲各大洲建立了廣泛的貿易聯系。公司目前年交易額超過15億美元,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天然膠生產企業。
在商海遨游多年的林立盛并未停下前進的腳步,他還借著“一帶一路”倡議,以及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與契機,創立了LK-RICH立盛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希望將其打造為世界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的重要試驗田和泰國(EEC)----亞洲新門戶、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
接棒父輩 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1956年出生的林立盛是泰國第三代移民,祖籍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100多年前,其祖父沿著閩江漂向南洋,輾轉馬來西亞和泰國開發橡膠園。但直到林立盛出生,林家的生活依然十分清苦。
在他14歲那年,父親又因病去世,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這一切來得猝不及防,但樂觀和堅強的林立盛并未沉浸在無盡的悲傷中,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照顧家庭的重擔。
21歲時,林立盛接手了橡膠工廠。彼時的他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和鍛煉,已對橡膠廠的生產管理了然于胸,唯獨缺乏和客戶做生意的經驗。令他更為苦惱的是,那些老客戶也不把年輕的他放在眼里,甚至還有長輩勸他去種植橡膠,而不要涉足橡膠生意,因為這個行業的人都有固定客戶,作為新人的他很難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要將祖輩創下的基業發揚光大,還是舍棄充滿挑戰的橡膠生意?面對這個決定自己人生道路的選擇題,不輕易服輸的林立盛毅然選擇了前者。
為了贏得客戶信任,他抽出大量時間去拜訪客戶,不厭其煩地向他們介紹自己工廠的規模和產品的質量,并請他們考察自己的信用度。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終于有位客戶愿意給他一次機會。
林立盛高興不已,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邀請客戶到自己的橡膠廠考察再做決定。經過一個月的考核,客戶同意先買一車橡膠試試。交易量雖小,但畢竟是自己談成的第一筆生意,這對林立盛來說意義非凡。這讓他意識到年齡不是自己的短板,他堅信以后生意會越來越好。
不出他所料,此后訂單接踵而來,他也源源不斷地獲得客戶資源,生意逐步步入正軌。
不久后,一位日本商人想要到林立盛的橡膠廠參觀,林立盛擔心日本人看到陳舊的工廠后會打消合作的念頭。正在他不知所措時,外祖父建議他把工廠打掃得干凈整潔,并邀請日本商人吃一頓福州菜。林立盛按照外祖父所說去做,果然得到了客戶的贊譽。
后來,這位日本客戶每一兩個月就會到他的橡膠廠下訂單,林立盛也由此開啟了橡膠出口貿易之門,并借機摒棄了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轉而走上了一條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道路。
就在他的事業如日方升時,1980年世界石油價格達到歷史頂點----每桶35美元,此后便一路下跌,這使得合成橡膠的成本降低,一些汽車輪胎廠商為了節約成本便改用合成橡膠,這對林立盛工廠生產的天然橡膠的銷量構成了不小的沖擊。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林立盛實行成本領先戰略,想方設法減少工廠不必要的開支,以此降低產品價格,提高天然橡膠產品的競爭力。通過對成本價格的控制,泰華樹膠平穩度過了那段艱難歲月。
植根中國 成就世界級天然膠生產商
在林立盛的苦心經營下,他的橡膠生意得以飛速發展。1985年,他創辦了泰國泰華樹膠(大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華樹膠)。
公司成立后不久,一位香港客戶到訪,提出要訂購500噸橡膠運送至中國福建。當得知對方是福建福清人,而且會說福州話時,林立盛倍感親切,當即表示一定要將橡膠賣給家鄉。
這是林立盛和中國做的首筆生意,也是截至當時他做得較
大一單出口生意。正是這筆生意,讓他嗅到剛剛對外開放的中國蘊藏著的無限商機,于是在其他人都不看好中國的情況下,他率先決定把業務拓展到廣闊的中國市場。面對外界的質疑,林立盛只用一句話解釋,他說:“我母親說我們是中國人?!?br/>
1989年,林立盛在上海設立了“泰華橡膠”辦事處,主要開展在中國大陸的橡膠貿易業務;1993年,他又促成了泰華樹膠與上海輪胎集團的合作,雙方共投資6000萬元,由泰華樹膠生產20號膠,再提供給上海輪胎集團生產輪胎;他還成功與浙江省合作開發出了離心機;此外,他在家鄉創辦了福州泰華隆進出口有限公司,為華東地區成千上萬家鞋廠提供天然橡膠和乳膠;之后,又在寧德市投資上千萬美元收購了閩東三誠燃氣有限公司股權項目,為家鄉父老提供清潔廉價的燃氣;2012年在青島保稅區投資3.6億元,成立青盛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盛麒麟輪胎……
自到中國投資以來,林立盛曾多次回到家鄉福建省尋根考察。他坦言,自己之所以投資家鄉,除了看重商機外,更多源于“根之所系、情之所鐘”的鄉誼鄉情。為了促成更多外商到中國投資,他還邀請國外的企業家朋友到中國考察。同時,他還依靠在橡膠行業累積的良好口碑,以及與各國政府建立的友好關系,積極為中國企業到東南亞國家從事橡膠行業牽線搭橋。
2016年8月26日,泰華樹膠與廣東農墾集團旗下的廣墾橡膠集團在曼谷世貿中心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中泰兩國政要以及泰國軍方、全球知名輪胎行業、中泰大型銀行機構代表等共200余人出席并見證了簽約儀式。雙方合作后,通過高效整合,將在產業布局、產品結構、品牌渠道、經營團隊等方面形成互補和協同優勢,實現“1+1>2”的效果。同時,還將對泰國社會發展產生更加積極的效果。合作達成后,雙方可控制的天然橡膠年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噸、種植面積達200萬畝,將共同建成全球較
大的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經營企業,對全球天然橡膠行業的發展以及中泰兩國相關領域的合作產生重要影響。
在林立盛眼中,到中國投資是他創業多年來較
為驕傲的一個決策。截至2000年,中國已成為全球較
大的橡膠用戶,作為行業的先行者,林立盛把握先機,乘著中國發展的東風快速起航并搶占市場,加之文化、語言以及風俗習慣等與中國相通,使他在中國開展業務更加便利。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泰華樹膠在中國的發展收獲了豐碩的果實。目前,在中國進口的天然橡膠中,有1/3來自泰華樹膠,而福建鞋業所需乳膠的4/5也由泰華樹膠提供。泰華樹膠也因此成為中泰兩國經濟合作的標桿企業,并獲得兩國政府的高度贊譽。
林立盛也十分慶幸自己堅持到中國開展業務,彼時的他并沒有料到中國會在之后的30多年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他心中,能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己之力,即使賠錢也在所不惜。
憑借對中國市場的絕對占有率,泰華樹膠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林立盛剛剛執掌橡膠廠時,工廠每年生產橡膠50噸,經營范圍僅限于泰國,歷經數十年的發展,泰華樹膠已成為泰國較
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商之一,也是中國進口天然橡膠的較
大供應商。公司擁有橡膠種植園2.4萬多畝,旗下的15家天然橡膠加工廠遍布泰國各地。泰華樹膠已無可辯駁地成為泰國橡膠行業的一張名牌,其生產的橡膠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泰國橡膠的價格走勢。
此外,公司還涉足咖啡、金融證券、化肥、旅游、機械、化工、家具、香米等多個行業,在新加坡、上海、迪拜等國家和地區設有分公司和辦事處,在亞洲、歐洲、美洲各大洲建立了廣泛的貿易聯系,市場覆蓋中國、日本、美國和歐洲等地的世界馳名品牌。目前年交易額超過15億美元,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天然膠生產企業。
步履不停 打造較
具競爭力的科技生態園區
雖然取得了傲人的業績,但在商海遨游幾十年的林立盛并未停下前進的腳步,2014年他又在泰國創辦了首家橡膠制造專業的工業園區----立盛橡膠工業園,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擴建,打造了LK-RICH立盛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目標是創建較
具競爭力的橡膠科技生態工業園區。
根據林立盛的規劃,LK-RICH總體設計面積約20000畝,預計總投資在1000億泰銖以上。園區一二期總體設計規劃形成“一區、九園”,未來三期開發為生態智慧新城,屆時將會形成全新的經濟特區大格局。
LK-RICH著重開發輪胎制造及橡膠制造產業鏈,提供“一站式”服務。園區提供生態友好環境,以減少資源的使用和可持續的工業發展;更提供全面通信服務,將園區通信系統集成,從而達到資源充分共享,打造統一安全的網絡。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曾來此參觀,并對LK-RICH給予了高度評價。目前,已有三家中國大型知名企業入駐LK-RICH,包括華誼集團(泰國)有限公司、森麒麟輪胎(泰國)有限公司、金世緣乳膠制品(泰國)有限公司,這些企業工廠生產的產品暢銷世界,未來會繼續擴大生產。
在林立盛看來,中國企業投資泰國有六大優勢:泰國市場潛力巨大,位于經濟輻射圈核心;中國企業通過在泰國投資建廠,取得泰國原產地證書,促進原產地多元化,繞開貿易壁壘;泰國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能為中國企業提供穩定的原材料來源;投資環境優越的泰國已經形成華人商圈;中泰兩國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經貿合作成效顯著;隨著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不斷融合,將有更多中國企業落戶泰國。
林立盛堅信,隨著全球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LK-RICH的“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的建設成功,將真正成為世界高新技術經濟開發區的重要試驗田和泰國(EEC)----亞洲新門戶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
以誠為本 樹立品質楷模
自接棒父親的事業以來,林立盛始終謹守誠信經營的從商原則,他說自己可以做賠本的生意,但絕不做有損誠信的生意。這也成為他事業成功的助推器。
他的誠信經營首先表現在保證產品品質上。自成立以來,泰華樹膠嚴把產品質量關,成為業內品質楷模。
泰華樹膠把讓客戶滿意作為公司管理的首要目標,因此產品生產的每道工序都在細心的管理下進行,并且生產出來后都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正因如此,泰華樹膠能向客戶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高品質橡膠,工廠產品全都獲得ISO 9002及14000質量和環保體系認證,產品備受米奇林、普林司通、固特異等世界級企業客戶的青睞。同時,在高品質的支撐下,泰華樹膠的產品品類由單一走向多元,涵蓋煙膠片、乳膠、橡膠手套等多個品類,并將產品銷往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卓越的品質外,泰華樹膠合理的價格也是其誠信經營的一個重要表現。
21世紀以來,橡膠需求量猛增,價格也跟著飛漲,有時甚至幾分鐘內價格就會上漲很多。有些橡膠公司老板見狀就會見利忘義,單方面取消原來的訂單,并要求按新價格交易。然而林立盛卻不贊成這樣做。當他和客戶達成合作但還沒簽訂協議時,橡膠價格卻在幾分鐘內又發生了增長,這時林立盛寧愿每噸少賺幾十萬美元也要遵守原來的約定,不會為了多獲得一些利潤而喪失了誠信。他的做法贏得了客戶的稱贊和信賴,也使他的生意更加興隆。
林立盛的誠信還體現在對待自己公司和團隊成員上。
不管是新加入的子公司抑或老資格的子公司,林立盛都會同等對待,并給予各家子公司的負責人更多信任和機會。即使是涉及幾千萬甚至上億泰銖的資金買賣,林立盛也會毫不猶豫地批準,這也讓他贏得了部下的忠心。作為回報,子公司的每一位負責人都盡職盡責,經常超額完成生產和銷售指標。在林立盛眼中,部下的忠心和非凡的能力為泰華樹膠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憑借誠實守信的經商之道和執著奮斗,泰華樹膠的發展駛入快車道,不管遇到多大風浪,總能從容不迫地前行,化危為機,順利到達成功彼岸。
心懷大愛 一腔熱血執心慈善
林立盛不僅是成功的企業家,也是活躍的社會活動家,他身兼多個社會公職,為推動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眼下,他擔任泰國立憲院議員、國際橡膠聯盟董事、國際扶輪社曼谷拉差達碧沙分社主席、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常務副理事長、世界橡膠協會主席、亞洲橡膠協會主席、泰國福州會館理事長、泰國福建商會名譽會長、中國福建省僑辦顧問、中國福建省僑聯顧問等多個公職。無論身處何種職位,他都會秉公辦事、顧全大局,備受業界人士尊崇。
2007年,泰國制憲大會經過18個晝夜的商議,通過了泰國第18部憲法草案,該草案在當年8月中旬通過全民公投得以頒布實施。值得一提的是,在制憲大會100個委員中,僅有兩位華人,而林立盛便是其中一位,其社會威望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鑒于他對泰國經濟和社會所做的突出貢獻,泰國總理曾多次召見他,并親自為他頒發嘉獎狀。
此外,他還熱心公益事業,擔任泰國慈善機構主席一職,多年來致力于參與和推動慈善事業的發展。除了將愛心播撒泰國,出生于海外的他還對祖國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從2000年起,他多次為家鄉的道路、橋梁、學校以及古田華僑大廈、世界福州十邑同鄉總會會所等公益事業建設捐款捐物,展現了他的社會責任感和大愛情懷。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后,林立盛始終牽掛著祖國父老鄉親的健康安危。當他獲悉寧德醫療物資短缺后立即行動起來,在泰國籌集了10萬副醫用手套捐贈給寧德市,以支援家鄉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泰華樹膠在中國公司的負責人接到通知后,2月1日立即從福建飛往泰國,驅車4小時直奔工廠,全程跟蹤處理備貨、裝貨、發貨,協調機場出關手續等,確保讓物資及時運至中國。
3月19日,林立盛還委托合作伙伴金世緣乳膠公司向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紅十字會捐贈10萬副醫用乳膠手套,助力江都疫情防控。
在他看來,“祖國一直都是海外華僑華人的強大后盾,當祖國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匯聚起點滴力量,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心、出一份力”。
新冠肺炎疫情對泰華樹膠的生產和銷售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林立盛相信只要各方力量眾志成城,并肩作戰,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而他也會帶領泰華樹膠邁向新高峰!